第一个C为connotation,它比meaning更为深入。比如,discount的意思为打折,但英语中30%discount指原价100元目前卖70元;而汉语中三折指原价100元目前卖30元。汉语表达的不少意思在英语中没完全对应的说法,但可以尽可能找接近的,以提升表达的精确度。《新东方英语》2004年第1期29页一篇讲词语常识的文章说有时会犯些小错,有时会闹大笑话,其实blunder是强调错误的紧急和非故意,howler才和大笑话对应。
第二个C为collocation。它除去影响地道性,还与词义有关,比如apply与for和to搭配时意思分别为申请和运用。需小心的是entitle若和to搭配意思就不是一般的冠名,命名,而是拥有某种权利、地位、荣誉等。be entitled to的使用方法第一出现于199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第25题,2003年上海高考考试第53题再现时答对率仅11%。
第三个C为contest。上下文会干扰词的意义,笔者曾讨论过不同上下文中词义截然相反的状况。当然,广义的contest还包含场所。比如,买卖兴隆通四海,财源茂盛达三江可以简单地表达为Far and wide trade booms;here andthere money comes,但在正式场所译为Home and abroad business thrives;hither and thither1 profit arrives更好,由于如此用词较为庄重和古雅。
第四个C为culture,这需要考虑用不同语言的人的思维方法、风俗习惯和可能的心理反应等原因。比如,东西方对狗的情感态度不同,狗在西方并不像在东方一样可鄙。英语中dog-eat-dog并不像汉语中狗咬狗一样带有鄙夷甚至幸灾乐祸的感情色彩,而是强调残酷甚至有点痛惜。这一差异在英文翻译中文的时候特别应该看重。口译时若把as faithful as a dog译为像狗一样忠实比较容易引起东方人的反感,活译为像老黄牛一样忠诚则成效会好得多。又如,海燕在中、俄两国是进步和新锐力量的象征,但在西方经济界则引导起恐慌和震动的人或事物,因此可以视具体状况用pioneer,vanguard,gazelle或bellwether等词替代。